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无常出离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无常出离

人生如茶、空杯以对

时间:2024-7-9 23:01:56   作者:妙音   来源:大咒仙   阅读:106   评论:0

人生如茶、空杯以对

人生如茶、空杯以对

唐末五代时期,群雄逐鹿,硝烟四起。闽王为了收服人心,祈求江山永固,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,开始笃信佛教。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,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、鼓山神晏、武夷扣冰诸大禅师出任国师,为其开示佛法,指点迷津。

公元928年的一天,闽王在福州西湖拜见扣冰古佛,叩请治国方略。

无论闽王如何好语讨巧,扣冰古佛一直保持沉默,只顾喝茶。

尽管闽王不爱喝茶,扣冰古佛仍然不时往闽王的杯子里添茶。

眼看着闽王杯子里的茶水溢出,扣冰古佛仍然不时往闽王的杯子里添茶。

闽王看见茶水流满桌面,一脸讶异,便问:“师父,杯子已经满了,为什么还要添茶呢?”

扣冰古佛依然沉默,继续为他添茶。

闽王似有所悟,便把杯子里的茶一口喝干。

扣冰古佛还是把闽王的茶杯满上,问:“你会喝茶吗?”

闽王回答:“不会。”

扣冰古佛说:“那就先学喝茶吧。”

闽王纳闷地问:“喝茶还要学吗?”

扣冰古佛说:“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一样,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的了,不把茶喝掉,不把杯子倒空,如何装得下别的东西呢?”

如是,闽王终于明白此中禅意,恍然大悟,从此开始研习茶道,并从喝茶中悟得治国之道。

可不是吗?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水,只有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,只有空谷才可以传声……每一个容器的利用价值在于它的空。

有道是: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。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,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,空是有的最初因缘,因此,佛经里常有“一空万有”“真空妙有”之说。可见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

人生如茶,空杯以对,就有喝不完的好茶,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。


相关评论

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。   

由于咒法涉宗派、大局方针、法主理念、时节因缘、众生福报、形势政策、方便了义、是否契机、胜义世俗、灌顶层次、愿心广博、公开深浅程度,加上某乃佛门初机幼小学生之修为,尚未得菩提,于菩提也无有所得(功德肤浅,虽遇较多学佛感应但自知非真正圣者的神通证境证量),又时间精力有限及众生共业,故无法保证转发之文全是代表佛所说而无混杂波旬说法。若资料若给您带来烦恼,请您见谅。法务可微信:186-5005-4118(幸福),应说明来意,但不宜一添加就问手印怎么结之类,以免慢法引本尊护法不悦。

学佛一定以菩提心为因、大悲为根本,否则就算有此法门程序仪轨咒语手印等,也必如建造空中楼阁矣!为尊重爱惜佛法,网站不远程遥控传法、不远程遥控灌顶、不远程遥控加持。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请勿随意制成法本、违背因果造成魔说,网站咒音非在传法传咒,乃咒语学术之存档!

ω 卍 ω “戒法最大,世间咒法、龙蛇之毒而不能侵”ω 卍 ω

晋宋齐梁唐代间,高僧求法离长安。去者千百归无十,今人安知前辈难。云岭崎岖侵骨冷,流沙白浪徹心寒。后学未历取经路,多将经法轻易看!

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。